内蒙古呼和浩特旅游小记
身为祖国北疆临界蒙古国的我,有幸周游了祖国的大部山水,实觉机遇与我荣幸。
在旅行参观中我了解到,呼和浩特明万历9年(1581年)建城,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,城墙用青砖砌成,远望一片青色,“青城”之名由此而来。明王朝赐名为“归化”。此城筑成后不久,阿勒坦汗便去世,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。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,以致蒙汉两族不动兵革达30年之久。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,将此城称作“三娘子城”。
清初,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。康熙三十三(1694),清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,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,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,距旧城2.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,并命名为“绥远城”。清朝末年,将旧城(归化城)和新城(绥远城)合并,称“归绥”。1948年设归绥市。日寇占领期间,曾改称为“厚和特别市”。1954年,撤消绥远省建制,组建内蒙古自治区,并将“归绥”更名为“呼和浩特”,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。
呼和浩特,这座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塞外古城,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其辖区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,早在明清之际就因为境内召庙(召在蒙古语里是“寺庙”的意思)云集,被人们雅称为“召城”,呼和浩特主要的召庙遗址有成吉思汗陵、昭君墓、大召(汉名为“无量寺”,蒙语意思为“大庙”)、席力图召(汉名为“延寿寺”,蒙语意为“首席”或“法座”)、五塔寺等,另外,在呼和浩特市内还分布着红山文化、大窑文化遗址、黑城遗址、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等古代文化遗迹。
上一篇:内蒙古旅游攻略
下一篇:内蒙古呼和浩特草原旅游